
21世紀網絡化的快速發展,使幼兒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應該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運用網絡化環境促進與現代幼兒教育不相適應的教育改革,建構新型幼兒教學模式,推動幼兒教育方法的全面改進,使幼兒教育更具個性化。所以,網絡化環境在教育教學改革中也應該越來越得到重視。網絡環境滲透幼兒教育也是勢在必行的,在這里,筆者將就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網絡化環境的概述
顧名思義,網絡化環境,就是在學習環境下引入網絡因素。首先因為必定使用計算機,它被包含于計算機學習環境中;其次,網絡可以是互聯網(Internet)或局域網(LAN),可以以遠程形式進行,也可以在教室中進行;最后,網絡化環境是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又稱靈活學習環境,比遠程學習環境的范疇要大,實際上也就是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中構建良好的,靈活的學習環境,通過知識載體內化為幼兒的基本素質。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幼兒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來思維的。[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運用網絡化環境,把客觀事物或現象生動的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必能使幼兒身臨其境,加深感受。
二:網絡化環境的重要性
1:激發學習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 [2]這就意味著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要能激起幼兒的情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情緒體驗中接受教學,使教學活動成為師幼雙方樂于參與的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運用網絡化環境進行教學,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幼兒產生學習的愿望。
2:培養求知欲望
網絡化環境,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展現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利用網絡教學,運用圖、文、音、像、影并茂的特點、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聲音,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幼兒面前。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帶動幼兒積極思維,使幼兒的學習變得輕松和愉快。
3:拓展認知范圍
新課程倡導:合理地應用網絡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3]根據新課程的指導,在幼兒園利用網絡化環境,可以大大增加幼兒教育的信息量,拓寬幼兒的認知面,全面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
所以,筆者認為:作為21世紀的幼兒教師,應熟練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并結合課程實際,積極創設網絡化的環境,構建新型的幼兒教育模式。
三:網絡化環境滲透幼兒教育的模式
網絡化學習模式下需要的是強大的硬件和軟件支持,這里的硬件包括網絡設施。目前我園每兩位教師一臺機子,每個教學班也有一臺微機,并且全部聯網。軟件部分包括兩部分:一是教育軟件,二是教學組織方案,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學工作者所要著重研究的正是這兩部分。而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以幼師“教”為主的模式,這種模式把教育過程變成了單純的“知識繼承”的加工過程,忽略了幼兒自主學習的主動精神。 “復制有余,創新不足”這就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大弊病。[4] 基于網絡化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既繼承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幼師指導作用的優點,又加強了幼兒自主學習、創新思維的培養,將教學過程變成了師幼交往、互動的舞臺、引導幼兒探究知識,培養能力的場所,順應了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網絡化環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構,筆者也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
(1)構建互動型教育模式
傳統的以幼師為中心的“傳遞式”教學方法,使得幼師的“教”和幼兒的“學”都很程式化,而應用網絡化環境教學,能夠讓幼師從原來的“講解者”角色,自然轉換為幼兒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督者。而幼兒由原來的單純聽講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這種新型師幼關系是教育觀念發生改變的根本所在。我園正在試行網絡環境教學,尤其是復習鞏固的時侯,幼師把復習內容及課件復制到網絡上,指導幼兒觀看。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幫助時,幼師可通過監控系統來遙控幼兒的鍵盤、鼠標,以實現對幼兒手把手的幫助;幼師還將自己的講解播放到網絡上,這樣既能讓學習能力上有困難的部分幼兒,跟上教育進程,也能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及時的提高性指導,使其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幼兒可以獲得更多、更自由的機會去獨立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并培養了幼兒獨立獲取知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因此,運用網絡化環境來輔助幼兒教育正改變著我們的教學觀念,使師幼關系更加和諧。而這一教育模式也必將在現代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構建探究型教育模式
在網絡化環境下,幼師可將與教學相關的主題背景資料提供給幼兒,并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幼兒為解答幼師的提問,會積極地思考并主動在網絡化的環境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比如我在小班教授兒歌《小蝴蝶》時,在幼兒充分朗讀、理解這首兒歌的基礎上,我啟發學生,"天上除了有小蝴蝶外,還有許多其它的小動物,天上還有個動物園呢。大家去找找看,看看自己能找到多少天上的小動物。"幼兒都很感興趣,都想去看一看。于是,網絡化的環境適時地為幼兒提供白云千變萬化的畫面,動態的天空中飛舞的小動物畫面像放電影一樣,吸引著幼兒在網絡化的環境里積極探索知識。
所以,運用探究型教育模式,能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的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也均得到了培養。
(3)構建分層型教育模式
網絡化是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具有便利、快捷、形象的特點,幼師在備課時可按不同層面從互聯網上收集大量的與教學有關的內容應用于教學,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料來開闊幼兒的視野。在實際教學中,我建立了我班的教學網絡庫,把從網上收集到的資料收集到不同的文件夾中:一日活動、區域游戲、競賽輔導、圖片、教案等,有了這個分層型的網絡庫,在備課時,我就可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性差異,例如,我開公開課《小蜜蜂》時,我的網絡庫里有教案、蜜蜂小故事、錄像、模擬動畫、圖片等,運用到課堂上,幼兒反響強烈,積極思維,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網絡化的環境既可以用于上課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又為幼兒拓展了知識。這樣豐富的教育設置,深得幼兒的歡迎。網絡化環境有諸多優勢,把網絡化環境滲透進幼兒課堂教學,必須要注意調整。
好幼師、幼兒、網絡化三者之間的關系,發展網絡化的優勢,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及培養能力上多下工夫,精心設計,以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拓展幼兒視野,培養幼兒能力的目的。
四:結論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幼兒教學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合理地應用網絡化環境教學,能讓幼兒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它對幼兒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作為21世紀的幼兒教師,應熟練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并結合課程實際,將網絡化環境滲透到幼兒教育中來,構建新型的幼兒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