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詩《冬天》語言優美,用詞簡練且富有童趣,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而且還蘊涵著很多自然特征的知識。在《冬天》中,我們欣賞到了作者通過風、雪串聯的冬天的畫面,以孩子的角度來詮釋冬天,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別樣的快樂。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目標預設為:
1.欣賞散文詩,了解冬天的季節特征,初步理解作品內容。
2.學習詞匯:紛紛、飄落、白茫茫、烏溜溜、碧綠、芳香等。
3.有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傾聽習慣。
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進行了一個談話活動:我眼中的冬天。孩子們對于冬天的經驗僅僅局限于生活中。大樹的葉子都掉光了;小草都枯萎了;人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帶上了圍巾、手套;天氣特別干燥……雖然經驗有限,但是孩子們有話說、愿意說,整個氣氛非?;钴S,為接下來的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大膽講述
在活動中,我設計的提問非常開放,如:“你眼中的冬天是怎樣的”“你覺得詩歌中的冬天是怎么樣的”等等,幼兒想說的欲望非常強,等到這些問題一問出,孩子們馬上打開話匣子,說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孩子們各抒己見,活動氣氛非常的活躍?;顒又?,我讓幼兒輕輕的閉上眼睛,靜靜地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美妙。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不由得感嘆:真美??;哇,好香的臘梅花?。豢蓯鄣难┤?,我也想來堆一個。
三、給孩子創造的機會,讓幼兒大膽表現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表演欲也非常強,常常不由得跟著詩歌表演起來。于是,我給了孩子充分的時間來表演,請幼兒來扮演風、雪、小蟲子、大松樹……幼兒們作出惟妙惟肖的動作,真是太逼真了。新《綱要》說,應該給幼兒創造表現的機會,不管他表演的怎樣,應該鼓勵。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以一個支持者,來支持、鼓勵、引導他們。
最后一個環節,我采用了一個延伸活動。讓孩子們跟著快樂的音樂做運動,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做完運動的孩子們非常興奮,那股興奮勁好久都不能平息。在我出示PPT時,孩子們的想象的閘門也打開了,對滑雪、滑冰、登山這些運動特別感興趣,還說出了堆雪人、打雪仗、拉雪橇等等。再具體問他們玩的情形,他們對做過的運動說得非常詳細,并饒有興趣地講個沒完沒了的,但對那些比較遙遠的、只有從電視上才可以見到的運動只是覺得好玩、新鮮。這些運動,如果讓孩子們看看錄象,我想孩子們會更感興趣的?。ā︽海?
附散文詩:冬天
北風呼呼的吹,雪花紛紛地飄,
大地一片白茫茫,好似穿上銀色的衣裳。
蟲兒懼怕冬天的嚴寒,躲在洞里睡覺,
只有勇敢地老松樹,還是那樣碧綠健壯。
臘梅花挺立在風雪中,散發出陣陣芳香。
快樂的孩子們,不怕寒風吹,不怕雪花飄。
滾雪球,雪球越滾越大,
打雪仗,打來打去真熱鬧,
堆雪人,烏溜溜的眼睛鼻子翹,
仿佛對孩子們說:
來吧,來吧,冬天鍛煉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