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杠杆什么软件好用-a股今日消息-【东方资本】,金太阳证券账户查询,股票配资哪儿好,我想炒股 去哪开户

    
1 2 3 4 5

淺談幼兒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科技的21世紀、計算機也從它那高高的神壇上走下來,走進學校、走進幼兒園,走進我們平常百姓家。用它來制作輔助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多媒體課件,更加適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顯示出無以倫比的優越性,在活動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實踐證明,要創作出令人滿意的課件,課件制作與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達到完美的結合卻并非易事,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一、必要性  
課件應作為一種為教學活動服務的輔助手段,運用多媒體課件的確能為教學活動注入生機,但并非意味著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必須用多媒體課件。因此對于每一個教學活動是否運用多媒體,要以活動設計為依據,根據它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及活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需要而定。由此可見一個思路新穎、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設計是課件制作中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礎上,將教學活動與課件巧妙組合,相溶一體,使老師和孩子全身心的進入自己的角色,讓孩子在欣賞中,自然接受;在玩和游戲中,輕松掌握。不讓老師累著,更不能讓孩子累著,達到了導向、刺激、提示、啟發、激發興趣加深印象的目的。如果無視課件的必要性,盲目運用,反而會起到分散孩子的思維注意力,分散活動主體目標,給人一種牽強附會和畫蛇添足之感。  
二、趣味性  
所謂的趣味性就是指課件要兒童化、游戲化富有一定的童趣,我想幼兒課件應以幼兒喜愛的動畫、游戲的形式為主。把活動內容故事化,游戲化。使活動內容有規律地滲透于課件之中,讓孩子與課件充分交互和滲入,成為課件當中得一個角色,成為活動當中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樣的課件才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和思維水平。要達到這一點,則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的創意,創意無限更應體現于課件的制作當中。對活動設計進行創意和課件當中的每個角色、每個場景進行創意。在一個課件的運行當中,圍繞活動目標,至少設置一個或兩個使孩子非常感興趣的片斷和場景,作為活動中的亮點或閃光點,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加深孩子的印象。所以我們在制作課件中,不只是為了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易董而制作課件,而首先是考慮如何激發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如何制作一個孩子喜歡、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課件,如何把抽象、枯燥的知識容入形象、生動、活潑的課件當中,讓老師在活動中輕松啟發,讓孩子在活動中愉快地學習,是我們制作課件的最終目的。  
二、形象化  
孩子的知識經驗少,思維形象具體,但想象力非常豐富,學習時需要某種事物的牽引或適當的點擊,課件正是起到把知識形象化的作用,架起了孩子思維與客觀事物相結合的橋梁。比如在欣賞詩《風和云彩》中是這樣設計的:對于“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風兒有本事”,畫面上對應出現:藍天草地的背景中,藍藍的天空上徐徐漂著幾朵白云,人物化的風和云兒,在追來追去的嬉鬧玩耍,很有情趣。針對兒歌中:“吹呀吹,云彩變成小白船,豎起桅桿,揚起風帆,小白船呀漂呀漂,漂到遠處看不見”:畫面上出現了風吹云彩,然后風兒慢慢后退,云彩變成了一只小白船,一朵云彩變成了桅桿豎在小白船上,一朵變成了風帆,掛在了桅桿上,然后漂蕩著的小白船,漸漸消失在天空中,使孩子完全融入其中。那云彩的有趣、風兒的本事和吹呀吹、漂呀漂等一系列的抽象動作,伴隨老師那帶有感情的講解,合著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誦聲,使幼兒陶醉在這首優美的詩歌中,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三、交互性  
一個好的課件,必須有極強的交互性。  
孩子的興趣來的快消失也快,要抓住孩子興趣的最高點,不失時機的把孩子最感興趣的:“要看、要聽、要想知道”的東西,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孩子的面前,使孩子的興趣和思維得以聯貫、加深、延續。場景和片段的轉換,最好都在三秒以內,不能讓孩子有任何的等待,有的地方一秒都不能差,不能像下拉菜單一樣,一級一級的拉下去,一級一級的返回來,那樣孩子的興趣將消失,孩子的思維將被打斷。直接影響學習氣氛和學習效果,也不利于主題的集中,目標的實現。  
另外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要注意課件的交互靈活性,也就是課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隨意性。一個好的課件,必須能夠根據教學過程的各個具體環節,實際變化需要,把這個情節的場景或片段及時地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而且能夠根據情節變化,孩子的適應狀況和知識掌握情況,反復調用,反復操作,而沒有中間環節。比如我在欣賞詩《云彩和風兒》課件制作當中就分成:片頭、風和云彩、云變小船、云變獅子、云變胖娃娃、老師朗誦、欣賞、結尾,等幾個場景。各個場景的按鈕從片頭到結尾,一直貫穿,這樣老師就能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課程進展隨意轉換,把孩子們不懂的地方、理解不深的場景片段,反復操作、反復播放。同時也讓孩子自己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景和片斷進行朗誦和表演。  
交互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按鈕和熱區的響應,有點太死板,也要有所創意。如我在課件《花果山》中,當孫悟空在畫面上趾高氣揚的向小朋友挑戰的時候,老師對著畫面上的孫悟空喊一聲:“孫悟空!”孫悟空馬上回應“哎!”,老師:“你聽好了!”孫悟空馬上換上一付畢恭畢敬的樣子“嗷!”老師:“我們小朋友說了,不怕你,有什么本領你就使吧!”孫悟空“好!請看好,變!”以上讓孩子看了好像孫悟空能聽見聽董老師的話,和老師對講起來。好奇心頓時大增、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老師在活動中,對孩子啟而又啟,孩子就是不發或發不出老師想得到的,這時不妨讓課件中的那一個腳色和孩子一起高舉雙手:“老師!我說。”  
四、銜接性  
一個課件要有很好的銜接性,這更能充分調動孩子積極性,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它不僅是指課件片段、場景、內容本身有很好的直接銜接,同時也包括與老師配合的銜接,也就是在課件的制作當中,要根據教學設計的具體需要留有與老師的銜接接口,以便老師能夠借題發揮,使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緊緊相扣,使孩子把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從課件當中轉移到老師身上。使孩子的興趣得以發揮和延續。還是以計算課為例:在一座房子里的桌子上有五個寶盒,太空人指出:“有一個秘密就藏在從右向左第三個寶盒里,請小朋友找一找吧?”這個秘密要老師親自從寶盒中拿出來,以便活動繼續延續,也就是說桌子上的這個寶盒要轉到老師手中。我是這樣處理的:當孩子都找到這個寶盒后,老師講:“咱讓太空人看看是不是這個盒子”,這時太空人走上前去把寶合抱在懷中,在孩子的眼皮低下,轉過身打開門揚長而去,桌子上留下這個寶盒的空空位置。老師明知故問:“小朋友寶盒那去了?”孩子七言八語:“讓太空人抱走了!”這時老師從背后的桌子上拿起一個同樣寶盒:“小朋友看,太空人把寶盒送給老師了。”寶盒就這樣從課件上順順利利地到了老師手上。  
五、簡潔性  
教學課件不是演示片,也不單純是故事動畫片,我想除了美術課、動畫故事等以外,背景畫面還是以簡潔為好,過于絢麗的背景,熱鬧的場面都能在課堂上起到分散孩子注意力削弱活動主題和目標的負面作用。所以在片段場景中對主題無關的事物還是隱去為好,這樣更能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突出主題。就是有關的事物人物在完成任務后也應該讓它們走的走、隱的隱。如在計算課中的太空人,在完成他的任務后,有的時候坐飛船走了,有的時候干脆隱去,用的時候馬上現身。如若不然當老師在讓孩子識數活動時,肯定有孩子的注意力被太空人所吸引,對其品頭論足。在語言方面也不能多用,課件只是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工具,絕對不能代替老師的教和孩子的學。如在《云彩和風兒》中,除了背景音樂、老師朗誦配音音樂、和欣賞詩朗誦以外,整個課件只有一聲獅子吼,把聲音全部留給了老師和孩子。  
六、真實性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課件教學又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課件當中的事物、景象、動物和人物直接影響著孩子。所以在課件制作當中要認真負責,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面,更要給孩子以真實。取材方面,力爭接近自然,接近真實,不要給孩子以誤導,這樣孩子也容易投入,目標容易達到。若是把驚天動地的一聲獅子吼變成一聲狼嚎,效果可想而知。  
七、完整性  
課件制作要完整主要是指聲音、文字、圖片、動畫等素材要完全包括。完全沒有必要在電腦旁邊、再放一個錄音機、幻燈機、錄像機、VCD什么的。有視頻轉換器用電視機顯示的,連電腦的音箱都可以去掉,把電腦的聲音直接用電視機播放出來,大屏幕電視機音響效果要比電腦音箱好的多。至少聲音要大,也容易控制。有的單位已經有了投影儀,多數有投影儀的地方,都有音響功放,效果更是不錯,完全以利用。課件和活動設計也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課件是為正活動服務,不是為活動中的那一個環節服務,要充分發揮老師的豐富想象力,創意無限,研究教案設計課件,讓課件貼近老師、貼近孩子、實實在在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沽名釣譽,擺擺形式。因此,在課件設計和制作的過程當中,只有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和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啟發點,切實注意上述幾點,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課件,真正發揮出多媒體課件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最大效益。  
以上是我的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有不同看法和意見的幼教工作者和老師能和我一起探索和討論,互相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