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去年陜西,淄博等地連續發生造成幼兒傷亡的重大事件。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教育部要求全國幼兒園教職工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顯然保護幼兒的安全與健康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班幼兒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差,往往聽信別人的謊話或受物質的引誘而造成走失、被拐騙等重大事故。分析其原因,孩子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淡薄和缺乏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關注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教給幼兒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周圍環境。為此我設計和組織了《小心陌生人》這個活動。
2、目標定位:
①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②引導幼兒了解如何與陌生人交往,如何保護自己。
③培養幼兒思考能力和應變能力。
3、重難點分析:
①重點:初步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②難點: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活動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和“√”號的標記牌
③.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二、說教法
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
1、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在觀賞過程中體驗如何與陌生人交往,知道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怎樣做,懂得動腦思考問題。
2、演示法:通過錄像、課件的播放演示,讓幼兒對陌生人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電教媒體生動有趣,可變靜為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操作法:創設情境、提供材料,引導幼兒親手操作,親身感受。
三、說學法:
在活動中幼兒是主體,教師將創造條件創設環境,引導幼兒參加探究活動,提高能力,升華情感,本次活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法讓幼兒教育學習:
1、多通道參與法:看看、說說、做做、想想,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參與活動。
2、交流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出的多個問題,引發幼兒進行討論,勇敢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充分體現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3、角色扮演法:模擬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讓幼兒從中獲得快樂和自信,獲得成就感。
四、說過程
《小心陌生人》是一個綜合活動,它貫穿于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我的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歌曲導入——故事進入——觀看課件及情境表演——游戲進入——兒歌結束。
1、首先歌曲導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吸引幼兒,我播放幼兒熟悉的《小兔乖乖》的音樂,這樣導入在于①歌曲內容與主題密切聯系,起到了開門見山的作用;②幼兒對歌曲比較熟悉,可以喚起幼兒共鳴。
2、故事進入,有感情的講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師:小兔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呀?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樣的壞人,他們是怎么哄騙小朋友呢?小朋友請聽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組織幼兒討論:①小明跟誰走了?②什么是陌生人?③他為什么跟陌生人走的呢?④結果怎么樣?⑤小朋友能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陌生人里面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看課件,情境表演,展開討論
①不亂吃陌生人給的冰淇淋
②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
③在商場走失怎么辦?
通過三個情景的展示,逐步讓幼兒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深入其中直接引導,使幼兒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并在觀賞過程中讓幼兒懂得與陌生人交往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使目標2得到更好體現。
4、巧虎超人教你怎么做:以幼兒喜歡的卡通人物巧虎超人,帶幼兒再次走進情境的體驗當中,巧虎超人以俏皮的口吻迅速地作出正確與錯誤的行動判斷,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鞏固學習了應對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整個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
5、游戲——小小裁判員:通過故事與情境表演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判別是非能力,教師創設幾個情境,組織幼兒運用角色扮演去體驗,并在觀賞的過程中讓幼兒舉出對錯牌,判斷哪種行為是對的、哪種行為是錯的,這樣做不僅增添了活動的樂趣,而且真正做到了將幼兒習得的經驗轉化為內心行為,是實現本次活動重難點的關鍵環節
6、結束——欣賞兒歌《小心陌生人》
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的東西我不吃,陌生人的禮物我不要,陌生人敲門我不開。
聲明:學前谷-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