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經歷了兩個月的暑假變成了幼兒園里年齡最大的孩子,雖然如今是大班孩子了,但他們身上依然留著許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新學期的角色游戲中幼兒會表現出興奮與熱情,然而也同樣會出現許多問題。如新學期不知道原先的主題是否還能玩,各個主題到底在什么地方玩,玩具在什么地方取等等。除此之外有很多幼兒還會回復到幾個月以前的游戲水平,整個過程中少了許多社會化的內容,更多的是些動作的操作,在娃娃、醫院等活動中會出現許多孩子爭搶玩具的現象。幼兒的游戲動機又變得簡單,同時還會出現“許多幼兒在整個過程中不和同伴協商角色就直接進入游戲……
應該說出現這些狀況是完全正常的,這和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關,因此在把握這一階段的游戲時應該注意和中班時期的銜接。有的甚至可以用中班的要求來指導幼兒。
通過上學期的游戲開展,幼兒游戲水平總體有了一定的提高。現分析如下:
(1)游戲興趣:進入大班的孩子,對游戲的興趣顯得更為濃厚,選擇游戲時有的幼兒表現得很熱烈,喜歡爭搶自己喜歡的角色,這樣的孩子占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則表現得很含蓄、靦腆,在游戲中選擇一些較為安靜的角色。孩子們選擇游戲時也表現出個體的傾向性,一部分幼兒喜歡畫畫做做,動手能力越來越強,也有一部分幼兒喜歡說說講講,口語表達能力強,也有一小部分幼兒善于發現和觀察,愛探索,有的幼兒興趣廣泛,什么都要試一試。
(2)游戲的能力:游戲中幼兒角色經驗較豐富,對現實生活的表現力強,孩子們能在游戲內容上能隨著游戲主題的更新而不斷更新,并在游戲中有自己的主見。在教師的提醒下,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愿意和小朋友交流。
(3)游戲常規: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有始有終堅持完成任務,并能遵守游戲的各項常規,但少數幼兒卻少有耐心,總是這邊做做那邊看看,堅持性不夠,有時甚至會故意搗亂他人的游戲,這就時常需要老師和同伴的提醒。對于這些幼兒有待于在這學期加強督促和鼓勵,幫助他們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二、預期目標:
(一)游戲能力
1、合作交往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游戲,愿意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的設想,與伙伴之間能積極交往,一起合作游戲,并嘗試開展新的游戲主題。
讓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主動獲得語言的發展,使幼兒有話敢說,積極交流。
2、解決問題能力
通過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合作能力,培養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駕駛材料能力
嘗試根據游戲需要主動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游戲玩具,注意材料的特點進行設計和創作能有序地整理材料,動作迅速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能根據材料進行豐富的想象,會創造性地玩多種材料。
(二)游戲規則
師生共同討論制定游戲規則:
1、游戲時碰到困難時,應學習自己解決。
2、學會協商自定游戲規則,并遵守游戲規則。
3、遵守游戲規則,收放、整理玩具時,做到迅速、有序、整齊。
(三)游戲評價
評價時能安靜傾聽老師對游戲活動的講評,不隨意插嘴,下次的游戲活動中能主動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游戲。
在講評活動中,教師要放開手腳,隨機地、靈活地抓住游戲中的點滴閃光點,讓幼兒大膽“講”,精于“評”,并及時挖掘并抓住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幼兒討論的機會,讓他在游戲講評中得以解決,并能在講評中整理與分享經驗。
(四)個別指導
(五)游戲與主題
1、根據主題活動創設游戲環境,在不斷變換的主題中激發幼兒對各種游戲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樂意參加各種游戲中,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
2、引導幼兒理解角色在游戲中所具有的職能,進一步明確各角色的職責,能根據角色開展相應的游戲。
3、能將游戲與主題活動自然融合,自發地根據主題活動產生一些新的游戲主題。
4、會在某一主題游戲中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稱,模仿他們最有特征的動作,能產生一定的角色語言和行為。
5、會在某一主題環境中獨立的玩,愿意與同伴進行交往,會使用普通話。
四、實施措施:
(一)環境創設
1、期初合理調整游戲區,并根據幼兒的需要增設游戲區,擴大原來區域的空間,考慮地理特點和游戲特點,做到科學適用。
2、提供部分成品玩具,如:炊具、醫療設備、餐具等。制作部分半成品,并劃分游戲區域,使游戲區域固定下來。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紙盒、易拉罐、布料、掛歷紙等廢舊物品。
3、活動材料投放層次性、趣味性,迎合班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興趣。活動材料提供多元化,充分發揮家長的力量,家園合力自制區角材料。如:制作標本的樹葉、植物的根、種子等等。
(二)游戲時間
1、保證每周三次的自主性游戲時間,游戲的時間安排上可以靈活,于上午游戲活動、下午活動時間開放區角游戲,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探索。
2、課間游戲和餐后游戲,組織幼兒玩一些民間游戲。
3、提供豐富的體育器械和自制的體育玩具,使幼兒能夠在游戲時間中得到更多方面的鍛煉。
(三)教師指導
大班角色游戲過程中還會出現不少問題,比如,想玩新主題新情節卻又沒有足夠的經驗;比如有明確角色身份的孩子和不商量就擅自進入角色游戲的孩子之間的磨擦,教師要全面地有重點地觀察,并適時給予指導。全面的觀察包括觀察全班幼兒是否都能夠大膽地參與游戲,還包括教師要了解在游戲中的活動流程。教師還要重點觀察幼兒產生的新主題:重點觀察某一主題的游戲。適時指導包括幼兒求助時的指導,幼兒有爭執,產生過激行為的適時指導,出現不安全情形時的適時指導;還包括觀察到幼兒有與所擔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為、動作、語言時所給予的鼓勵、肯定和引導。
(四)家長方面
1、我們定期向幼兒家長介紹幼兒園游戲的進行情況,過去我們向家長介紹班級的教學活動內容較多,而忽視了游戲活動的介紹。家長在了解幼兒游戲內容后,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準備一些游戲知識和經驗,如班級正在開展建房子的結構游戲時,家長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建筑,實地觀察常熟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對房子加深了認識,在建構房子的過程中,大家建成了各種各樣的房子。
2、家長通過教師介紹其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五)游戲后的培養
游戲結束后,我們讓幼兒在集體或小組面前講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相互交流游戲的經驗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總是滿足幼兒愿意說、愛說的心理,這能給孩子們的游戲增添一份色彩。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話語中的閃光點加以點評,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游戲環境,知道要協商,對于游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共同尋求改進的措施,使幼兒從中獲得一些經驗。
(六)做好游戲的跟蹤觀察記錄,寫好游戲個案。
游戲中,教師多注意觀察幼兒的反映,并及時觀察輔導。做好現場跟蹤觀察,記錄,及時評價和反思。
每次游戲結束有評價,采用教師和幼兒共同評價的形式,尊重幼兒。
(七)結合節日開展的游戲
認識教師節,通過活動“做賀卡”等活動,培養幼兒尊重、熱愛老師的情感。
通過傾聽故事“嫦娥奔月”,歌唱“爺爺為我打月餅”,賞月、吃月餅等,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體驗節日的快樂。
在國慶期間,通過“我最愛祖國”、“我的媽媽是中國”、“快樂的國慶”等活動,讓幼兒了解國慶節的意義,萌發孩子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八)結合主題
主題一:夢幻西游記
1、根據主題“夢幻西游記”豐富游戲區域,為各個區域提供材料。
2、加強游戲常規管理,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習慣,根據幼兒的興趣增添游戲材料。
3、發動幼兒自帶動物圖書、玩具等,開展分享游戲,讓幼兒學會分享并從中感到快樂。
4、游戲時幼兒能以物代物進行相關的游戲。
5、能自主及時的收拾各種游戲材料。
6、預見主題:孫悟空大鬧水晶宮(語言區)、武裝展覽館(建構區)、西游記小小劇院、玩具店、銀行、剪紙游戲等。
7、重點指導:武裝展覽館(建構區)、西游記小小劇院、剪紙游戲等
主題二:“特別的我”
1、整理各游戲區域,適當增添材料,豐富區域內容。
2、根據幼兒的興趣,根據主題活動“特別的我”設置相應區域,適當增加和替換游戲材料。在表演區中布置“我家是動物園”、“小天使”,讓幼兒自主的表演。
3、鼓勵幼兒自主的選擇游戲及角色,在選擇時碰到沖突能自己解決。
4、加強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運用禮貌用語。
5、預見主題:我家是動物園、小天使、剪紙游戲等。
6、重點指導:我家是動物園、小天使、剪紙游戲等。
主題三:葉子
1、根據主題“葉子”豐富游戲區域,為各個區域提供材料。美工區提供各種葉子,讓幼兒操作,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愿望。
2、加強游戲常規管理,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習慣,根據幼兒的興趣增添游戲材料。
3、用葉子自制書簽等,開展分享游戲,讓幼兒學會分享并從中感到快樂。
4、引導幼兒自主的產生新的游戲情節,加大游戲的情景性。
5、鼓勵幼兒自主的解決游戲中發生的沖突。
6、預見主題:摩登原始人、茶館游戲、葉子鳥、剪紙游戲、商店等。
7、重點指導:葉子鳥(表演區)、茶館游戲、剪紙游戲等。
主題四:神秘洞
1、針對主題活動“神秘洞”的內容和班級工作要求,收集游戲材料,設立區域,提供材料。
2、鼓勵幼兒能堅守自己的崗位,直到游戲結束。
3、引導幼兒在游戲、區域中感受“洞”的趣味性、娛樂性。
4、定期清洗,消毒各類玩具。
5、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的交往與合作。
6、預見主題:玩具店、洞洞里的動物、醫院、看不見的動物、科學角:愛喝水的洞洞、剪紙游戲等。
7、重點指導:洞洞里的動物、愛喝水的洞洞、剪紙游戲等。
主題五:驚奇一線
1、根據主題“驚奇一線” 豐富游戲區域,為各個區域提供材料。科學角提供多種線,滿足幼兒探索線的愿望。
2、重視區域活動的講評,讓幼兒大膽地說說游戲的情況,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線的游戲中,盡情的去享受、探索、發現。
4、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5、進行區域的清潔工作,培養幼兒講衛生的好習慣。
6、預見主題:實驗室(線的大集合)、線條動一動(表演區)、醫院、剪紙游戲等。
7、重點指導:實驗室(線的大集合)、 線條動一動(表演區)、剪紙游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