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開學在即,從未有過集體生活的寶寶們將要開始幼兒園的生活,在幼兒園做了三年游戲的大班孩子將要開始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這期間,家長、孩子必將伴隨著手忙腳亂的準備與不知所措的忙亂。本報為此特別推出“新生入學準備手冊”,與家長們一起應對孩子“成長的煩惱”。第一份手冊是為即將入園的寶寶們準備的,有需要的家長請留意了。
指導專家:皇姑區珂蕊迪幼兒園園長黃嘉麗
關鍵1: 家長意見應統一
在孩子是否上幼兒園的問題上,家長以及家庭中所有成員的意見都要統一。如果有一個大人不贊成孩子上幼兒園,或是有其他的說法,孩子的情緒就會受影響。
關鍵2: 家長情緒要坦然
有的家長送寶寶到幼兒園后,聽到孩子的哭鬧很心疼,拉著孩子不放手;有的自己也跟著掉眼淚,一步三回頭;有的透過門縫向里張望,孩子稍一哭鬧就進去接……這些做法都很難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建議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坦然的態度去引導孩子,否則會引發孩子更大的情緒波動。
關鍵3 :給孩子帶件熟悉的東西
入園前,要在老師的帶領下,陪同孩子到新環境走一遍,洗手間的位置、食堂的所在地、睡覺的地方等,邊瀏覽邊請老師介紹一下一天的流程,這樣家長心里有數,孩子也會有個概念,知道睡一覺、吃完飯,家長就來接了。上幼兒園時,要在家中選出孩子平時最喜愛的東西一起帶上,比如玩具、小枕頭、小被子等,讓孩子能在陌生的環境里有一個熟悉的東西,對穩定情緒有好處。
關鍵4 :家長不要玩失蹤
上幼兒園,把孩子單獨留下的時候,不要突然玩失蹤,要大方、自信地和孩子說“Bye,Bye”,要讓孩子知道家長離開,下班后會很快來接他。否則,下次再送去幼兒園時,孩子會拉著家長的手不放。
關鍵5 :哭鬧時需分散注意力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孩子就會知道只要哭鬧就可以不去上幼兒園了。他哭的時候,家長要尋找他感興趣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
指導專家:
關鍵6 :提早訓練 避免入園“焦慮”
孩子一般脫離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去后,很容易產生“入園分離焦慮癥”。主要表現包括:情緒不穩定,經常大哭大鬧,頭痛,肚子痛,尿頻等。因此,入園前家長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其自立能力。如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褲等,這樣可以使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還利于增強其自信心。
小貼士:正值秋季,加上剛入園,一些小寶寶會出現上火的癥狀,因此建議家長要提前準備一些去火的藥物,以免孩子在幼兒園產生不適,影響身體健康。
關鍵7: 注意溝通 幫助找到歸屬感
熟悉幼兒園環境時要和帶班的老師提前溝通一下,先讓老師對孩子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比如愛好、特點、睡眠情況等。這樣有利于延續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使其能找到歸屬感,從而穩定情緒,建立自信。
關鍵8: 親子活動增強適應能力
在幼兒園,一位老師要負責照顧許多小朋友,沒有辦法只專注于一個小朋友。小朋友沒有了父母的整日陪伴,常會覺得自己不得寵,心理上難免有些不適應。小朋友害怕和陌生人溝通,上課、做游戲的時候注意力不能集中。為克服這些障礙,家長可以事先將孩子送到親子活動中心,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親子課程。讓孩子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逐漸不排斥和陌生人一起做游戲,和其他的小朋友也能夠良好溝通。同時,也有利于家長學到一些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