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以為小班的孩子很小,他們的想法很單純,他們整天嘻嘻哈哈、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但是與孩子們相處在一起,會發現我們會擁有許許多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們成人有一番感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孩子在喝水環節中的小插曲吧!
插曲一:富有創意的想法
這天,自由戶外活動結束后,該是上樓小便洗手喝水的時間了。在此之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講了應注意的問題,特別在安全方面我著重提醒了幾個平時特別調皮的孩子要遵守規則,排隊小便洗手喝水。但是,當孩子們小便洗完手后,他們就像一群快樂的小鳥一樣奔向飲水桶前。很快,在飲水桶處,一下子就聚集了七八個小朋友,他們你推我擠,誰也不讓誰,誰都想第一個倒水喝。我急忙跑了過去,還沒來得及說話,遠遠小朋友已經第一個沖到了飲水桶前,只見他并沒有去擠,而是站在了飲水桶處,高舉小手大聲說:“來來來,先檢票,檢票后才能上車倒水喝。”儼然一副檢票員的樣子。再看別的孩子,有幾個已經在熙熙攘攘中自覺站好了隊。于是,其他幼兒也慢慢地排好了隊伍,一只小手拿著茶杯,另一只小手伸出來認真地準備檢票上車。“你可以上車喝水了。”遠遠笑咪咪地拍了一下站在第一個的小朋友的手,這個小朋友做了一個上車的動作,高興地往杯子中倒好水,到一旁喝水去了。接著,第二個小朋友緊緊跟上……
我真沒有想到那么當時有些混亂的局面,孩子們自己會解決得那么井井有條。孩子創意的想象給單調的排隊喝水注人了新鮮的元素。使我們不由感嘆:我們的孩子是多么有創意,多么有潛力!他們把這陣子“車子叭叭叭”主題中所學到的知識和開展的乘車游戲,巧妙而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解決了實際出現的問題,并且解決得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而平時,我們作為成人讓幼兒遵守規則,只會說:“要怎么樣,不許怎么樣,不能怎么樣。”為孩子規定了許多禁令,最終的用意只是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安全第一。試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鐘到達活動現場,孩子們就會在我的引導下自覺排好隊或是我強制命令他們排好隊,但結果會怎樣呢?可想而知。他們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培養幼兒的秩序意識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體問題時,我們又總是習慣性地去代替孩子解決,總是不放心讓孩子去試一試,不愿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而且有時也沒有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沒有很好地聯系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去做。
插曲二:充滿責任的愛心
提起丹丹、凡凡小朋友,他倆在自由活動中,都是調皮分子,不僅嗓門大,而且經常哈哈笑。他們的動作是那么的大大咧咧,由于他們的諸多淘氣行為,給人最深的感覺印象就是調皮、不聽話。
連續幾天,發現朱曉丹、呂與凡小朋友喝水總是最后幾個進教室。他倆會在水桶前磨蹭什么呢?帶著好奇,我悄悄地尾隨他倆來看個究竟。
只見飲水桶前他倆的身影正忙碌著,把飲水桶里一格一格的杯子拿出來,又放進去,我一看,心想,這兩個小淘氣又在干壞事啦!趕緊大步流星走過去,剛要叫他倆住手,卻仔細一看,發現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有一些孩子喝完水,水杯并沒有直接放回原來對應的標記格中,隨意一放,就匆匆進了教室,而丹丹和凡凡兩人就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任務。瞧!他們一絲不茍的小臉顯得那么認真,當把水杯和標記全對應好了之后,他倆的小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喝水放水杯的新的發現使我們對孩子有新的感受和新的認識,也感受到了孩子對班級的一種充滿責任的愛心。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我們做老師的要善于走出思維定勢,擺脫經驗束縛,學會發現,讓我們永遠有新的發現,也就會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
插曲三:真誠善意的提醒
一天,集體學習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按慣例去排隊喝水,而我在一旁督促提醒著孩子們。只見蔣子豪小朋友和另外幾個伙伴在邊吃邊開心地聊著天,我上前正想打斷他們,提醒他們快點喝水時,豪豪小朋友突然抬起頭,用十分真誠的語氣問我:“大李老師,你怎么不喝水?”他眨巴著稚氣的雙眼,繼續說:“我的外婆說要多喝水才漂亮呢!大李老師你也快喝點吧!”聽了他這一番話,我不由覺得心頭一熱。也馬上回應了一聲謝謝!
是呀!平時,總是我們成人在不停地提醒孩子,想不到孩子心里也有一把衡量愛的天平。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這真誠善意的提醒,卻流露出孩子發自內心的對我們老師的濃濃情誼,讓人不由地感悟到愛的付出與回報是等價的……
發生在孩子們喝水時的小插曲故事確實令我們很驚訝,也很感動!透過孩子們喝水的小插曲故事,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們給我們成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有時我們不妨再多等一分鐘,學會換位思考,更多地給予孩子們一些時間,一些理解,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自身獲得成長的機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我們的心會更貼近孩子!(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