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杠杆什么软件好用-a股今日消息-【东方资本】,金太阳证券账户查询,股票配资哪儿好,我想炒股 去哪开户

    
1 2 3 4 5

10招解決寶寶入園不適應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常常是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是寶寶已經長大,在人生旅途中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擔心的則是寶寶能否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其實,通過“準備期”和“入學后”2個階段的調適,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并不是大問題。

    第一階段:準備期

    每年秋季開學,經??吹綄殞毧拗爸辉干嫌變簣@,讓父母很不放心;而有的寶寶卻不哭也不鬧,很快就適應幼兒園了。同樣是上幼兒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其實,要讓寶寶早日適應幼兒園生活,還得從寶寶入園前做好準備。

    1、做好心理準備

    入園前幾個月:在寶寶準備上幼兒園之前的幾個月,媽媽不妨經常帶寶寶去附近的幼兒園轉一轉,看看別人上學放學的情況,并告訴寶寶幼兒園里面的情況,特別說明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玩具,還有很多同齡的小伙伴在一起做游戲。

    入園前1個月:到了準備入園的前1個月左右(一般是幼兒園開學前的1個月),媽媽就帶寶寶去準備就讀的幼兒園參觀,讓寶寶對幼兒園建立初步的親切感,而媽媽也可借此機會詢問教學理念、觀察老師的教學狀況、園內的環境等。

    聽聽寶寶的意見:在參觀過多家幼兒園之后,再由媽媽和寶寶一起討論要去哪家幼兒園。有些家長可能會自己做出決定,其實三四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不妨聽聽孩子的意見,讓他說說最喜歡哪所幼兒園、為什么喜歡它。

    2、適應幼兒園作息

    幼兒園都有一定的作息時間表,例如幾點上學、幾點用餐等。因此,從準備入園前的2個月開始,媽媽就應該慢慢調整寶寶的生活作息,讓他養成早睡早起和定時用餐的習慣。有了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后,寶寶在幼兒園里就能更好、更快地適應上學的節奏。

    3、培養基本自理能力

    進入幼兒園之后,寶寶就正式開始了團體生活。如果自理能力比較好的話,寶寶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和其他同學的步調保持一致,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因此,在家對寶寶的基本自理能力加強培養,將對適應幼兒園生活有極大幫助。

    自己喝水、吃飯:到了2歲左右時,就要讓寶寶自己拿杯子喝水、拿湯匙吃飯,通常到了2歲半至3歲時,寶寶自己就能比較順利地吃完飯。為了避免寶寶一頓飯要吃上1個小時,建議先在碗里放少量食物,讓寶寶有吃完的成就感,刺激吃飯的積極性。平時不要給寶寶太多零食,等吃飯時間一到,就讓寶寶一起上餐桌,讓他習慣和大人在差不多的時間內結束用餐。

    如廁訓練:寶寶一般在2~4歲開始上幼兒園,此時白天應該都脫離了包尿布的階段,如果午休時間還需要包尿布,最好也能盡快改掉。另外,媽媽隨時教導寶寶想上廁所時要主動表達,不要每次都等到媽媽催促才去上廁所。如果寶寶已經能夠自行穿脫衣褲,媽媽就可教他學習自行擦屁股。自理能力的培養越成功,寶寶在幼兒園里的適應時間就越短。

    自動自發起床:如果寶寶晚上的睡眠充足,白天一般不會有賴床的問題。所以,建議媽媽指定一套起床流程,例如拉開寶寶房間的窗簾、打開音樂等,讓他知道天亮了,聽到音樂就要準備起床了。

    自己整理物品:幼兒園中的老師多半會讓小朋友自己收納玩具,或是希望寶寶將用完的物品歸回原位,而這些良好的習慣動作,在家中就應該事先培養起來。

    自己穿脫衣物:在家里訓練寶寶擁有基本穿脫衣服的能力,特別穿外套及鞋子,因為這在幼兒園中是經常需要自己來做的事情。雖然老師會幫忙照顧不夠靈活的孩子,但是凡事都能自己動手來的孩子通常會得到更多稱贊,這樣孩子就會更有自信。

    4、克服分離焦慮

    剛剛進入幼兒園時,每個孩子幾乎都會經歷哭著不讓媽媽離開的場景。面對這種狀況,媽媽在入園的第一天可以先陪孩子一整天,第二天就改為半天,以后再慢慢縮短時間,直至最后完全放心地交給老師。只要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那么經過兩三個星期之后,等寶寶熟悉了環境、交到了新朋友,這個問題一般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5、準備上學用品

    很多寶寶都希望自己像大人一樣,能夠提著專屬的公文包出門上班。在準備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先詢問幼兒園老師需要準備哪些物品,例如寶寶的水杯、鞋子、書包等。媽媽可幫寶寶在書包上寫上名字,然后告訴他:“從現在開始,你就像大人一樣,要背著自己的包去開心地上學啦!”這樣寶寶就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應該出門去上學。

    在幼兒園有很多比較耗費體力的活動,而且小朋友們在一起總是會跑跑跳跳,因此寶寶的服裝要盡量照顧到輕便、吸汗的需要,如果是裝飾太多或過于緊身的衣服,就不太不適合在上學時穿著,而鞋子也盡量以球鞋或布鞋為主,盡量不要穿皮鞋,那樣不但不方便活動,也容易跌倒受傷。

    第二階段:入園后

    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點不安或哭鬧,這是正?,F象。面對寶寶入園后的不適應,家長如何幫助寶寶早日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6、鼓勵寶寶認識新朋友

    在寶寶剛剛入學時,老師一般會有意安排一兩個比較活潑的同學去照顧他,以幫助寶寶盡快融入集體生活。請媽媽記住這幾位同學的名字,在送孩子上學時,記得跟這幾位小同學打打招呼,請他們多多照顧寶寶,這樣其他小朋友就會更加熱情,孩子也能很快交到新朋友。媽媽不妨讓孩子帶些糖果去幼兒園,請同學老師一起吃,小朋友在吃糖果時,很快就會記得帶糖果來的新同學,這樣也能幫助孩子更快地融入團體生活。

    7、討論有趣的事情

    在寶寶剛剛上幼兒園時,家長總喜歡在放學后問:“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上了什么課?”不過,幼兒園的很多活動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所以寶寶可能只會回答:“玩東西”或“不知道”。于是,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幼兒園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好,似乎沒有教授什么東西,多半只是讓寶寶在玩。其實,現在的幼兒園課程設計都比較活潑,很多學習都是穿插在游戲中進行的。因此,家長應該更換問話的方式,同時記得在問話中鼓勵寶寶,增加他上學的成就感。

    *你今天跟誰玩?你最喜歡跟誰玩?
    *你們玩了什么玩具或教具?你會不會玩?
    *今天老師提問題了嗎?你有沒有舉手回答呢?
    *老師教的游戲好不好玩?下次還想再玩嗎?

    8、和老師積極交流

    在第一次上幼兒園時,每個寶寶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小問題,例如他覺得學校不好玩、上課聽不懂、想睡覺等,這是很正常的。畢竟除了家庭之外,幼兒園是寶寶第一個需要長期生活的環境。在送寶寶上學或接他放學時,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家長和老師多多交流意見,一方面問問寶寶在幼兒園里的表現,另一方面把寶寶在家中的表現告訴老師。這樣一旦寶寶出現什么異常,家長和老師都能及時了解情況,而老師就會協助家長特別觀察寶寶的情況,并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

    9、強調上學的好處

    在上學的新鮮期過去之后,寶寶很可能就會告訴媽媽,他不想再去上學或是不了解為什么非要去上學。此時媽媽應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教育,讓他覺得上學不只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新朋友,更是為了讓自己越來越有能力,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買東西時,請寶寶去付錢,告訴他如果不去上學的話,就沒辦法確定應該付他多少錢。
    *請寶寶寫卡片給爺爺奶奶,讓他發現如果不上學就不識字,就沒辦法寫好卡片。
    *在坐車出行時,為寶寶介紹周圍的事物,告訴他不上學就不知道該怎么出門、該如何坐車。
    *介紹父母的好朋友給寶寶認識,告訴他如果沒有朋友,困難時就沒有人會幫忙,也沒有人陪他一起做游戲。

    10、探究不想上學的原因

    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環境,寶寶在里面受到的照顧肯定不如在家周到,所以偶爾會遇上一些小挫折,然后就出現不喜歡上學的念頭。所以,一旦寶寶出現這樣的反應,建議媽媽先聽他說說不喜歡上學的原因,例如功課太難、不喜歡吃點心、很想媽媽、同學不理他等,然后再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在很多時候,只要家長多給寶寶一些鼓勵和稱贊就夠了,因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所遭遇的問題,只是自信心不足而已。

    結語:

    寶寶入園不適應,的確是個難題,也牽動著父母的心。每當聽到寶寶那哭得嘶啞的聲音,每位父母都會心疼萬分,希望寶寶早日適應幼兒園。與其那樣難過,不如早點做好準備,從寶寶入園開始,到寶寶入園后,幫助寶寶順利跨過入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