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特梭利教育與其他教學法在“自由”的應用上有些不同,但也因此更明顯地看出自律的產生。
自律的第一道曙光是從工作而來。因為工作不能用強硬的方法要求孩子做,必須是孩子渴望去做,所以,當孩子對工作表現出熱切的興趣,就可從他全神貫注的神情與重復練習的耐力上看出征兆。這時的孩子已經踏上了紀律之路。
當孩子的工作習慣一旦養成,成人必須小心翼翼地運用指導原則。我們尊重孩子進行自己選擇的工作,但有時卻必須加以干預,并對其自由選擇有所限制。孩子在自由工作時必須受到三項限制:
1、自由以不危害他人的興趣與自由為基本原則,所以應該以共同的興趣為限制。
2、只有在知道如何使用該項教具后,才可以選擇這項教具。
3、只要使用方法正確,孩子可以使用任何教具。因為只有籍著正確地使用教具,才能發揮教具中幫助兒童成長的特定目的。
此外,“靜默練習”也能幫助孩子建立紀律。當孩子能完美的靜止不動,警覺從遠距離傳來的呼喚聲,并且小心翼翼地做出協調性的動作,不能碰撞到桌椅或踏到地毯;在走線時只能用腳感觸地板等,這一切練習與自我鍛煉,全是為了孩子的人格、運動力量與精神力量,都能受到自我的理性控制,并在準備就緒的狀況下,達到最高效率。
蒙特梭利教育的每一項活動都包含意志力的鍛煉;當孩子完成了導向特定目標的協調性活動,完成了他想要做的某件事,或是耐心地反復某一項練習,都代表他正在訓練自己積極的意志力。這種自由工作與自我鍛煉能使兒童達到紀律。
一旦孩子發現他已經透過工作與練習而達到心靈及智性的成長,這些工作就會令他心神愉快,于是,他的心靈又繼續成長。此時,他已經不需要旁人來要求他的工作或命令他安靜,因為他已體會到歡樂與愉悅,所以就工作得愈好。這時的紀律,不是結果而是途徑,因為孩子正透過紀律品嘗到心靈秩序至高無上的喜悅。
培養自律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行為做準備,它絕對不會憑空產生,所以,蒙特梭利教育中的紀律是以間接預備的方式完成的。透過自由工作所達到的自律,更能幫助孩子海闊天空地邁向無可限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