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安全教育和規范各種行為的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對幼兒的終身發展是有益的。以前我們總是從圖片來強化孩子記住這些枯燥的標志,按圖片給孩子講解一些標志的含義,即沒有從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出發,更沒有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以至大多數幼兒并沒有學習興趣,也不能真正理解和運用。為了使“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轉化為幼兒的自覺行為,我從設計交通類標志入手,讓孩子在玩汽車游戲的過程中了解標志,規范孩子的行為,讓他們能夠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我首先把一些幼兒常見的標志分別投放在活動區內,如信號燈、人行橫道、停車場、危險標志、機動車道等,并擺放在適當的位置。帶領幼兒在活動區內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有的幼兒扮演小司機,有的幼兒扮演小警察,我和幼兒共同游戲。開始我扮演了一個盲人,盲人過馬路怎么辦?孩子們搶著攙扶著我,把我領到了人行橫道的標志下,扶我過馬路。孩子們不僅認識了標志,而且也培養了助人為樂的品質。在活動中孩子們互相提示,冠穎將車開到了危險標志下,峻偉馬上提醒說:“那里危險,你把車開過去會掉進河里的。”孩子們通過同伴間的交流,使其認知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提高。但在活動區游戲時少數幼兒還是不能按照遵守交通規則,絕大多數幼兒還是可以很有秩序地玩著游戲,而且知道到停車場標志牌下停車。
通過這些標志的投放,孩子們之間互相學習,在游戲中共同遵守了一些規則,使他們玩起來更加有秩序,這就把孩子們不感興趣的東西變成了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