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頂嘴、挑食、不愛學習的壞習慣,總是讓父母很犯難。如何讓孩子自動自覺地改掉壞習慣或養成一個好習慣。簡單的說,這是一種用畫圖來表現的獎勵制度。
孩子慢慢地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有時候會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越是批評孩子就越是反抗,這就使得孩子的壞習慣成為屢教不改的難題。怎么辦?
一、用圖畫來獎勵
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視覺形象方面的意識,他們有很棒的靈感,能用紙筆創造出他們心目中美麗的東西。漂亮的不干膠貼紙,一些基本的畫圖工作都可以滿足孩子們獨立自主的欲望,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厲害、很能干。有針對性的繪圖方式可以使小搗蛋乖乖地待在自己的房間中不亂跑,聽媽媽的話每天按時睡覺。它還適用于其他各種情形,當你想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時,你都可以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當然,你要確保你的圖畫擁有以下3種元素:
1、一個簡單的目標:圖畫中要有詳細而精確的標識。比方說,你想要你的孩子每天都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你可以畫一張床,床上睡著你的孩子,然后在紙的上方圍繞著床畫上7個大大的藍色圓點,代表一周7天。當孩子達成了這一天的目標后,他就被允許在圓點上涂上一個彩色的三角形。
2、一段合理的期限:要使孩子不氣餒,一個目標的時期不能定得太長。要讓孩子看到自己每天小小的進步,讓他有滿足感。從兩天到一個星期,對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一個星期后,就重新定制一個新的目標吧。
3、一種明確的獎賞:獎勵的確是使孩子聽話的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和孩子約定好,然后在圖上畫上你的獎勵品,把這張圖片貼在孩子房間的墻上,能夠天天見到的地方。一個有互動性的圖畫會提醒他,他的目標是什么。
不必花費很多時間,只要動動腦筋,畫圖這種獎勵形式就會變得非常有趣:
(1)畫一個圓筒冰淇淋和一些小勺子:每次孩子順利完成被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她就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勺子涂成她想要的顏色。當所有的勺子都變成彩色之后,她的獎賞就是:一個快樂的冰淇淋店之旅。
(2)在紙上畫一些空的小籠子:當孩子乖乖聽話時,他就可以在籠子中貼上一種動物的粘紙。當他的動物園住滿了小客人之后,就獎賞他去真正的動物園開開眼界吧。
(3)畫一張有一幢藍色建筑物的圖:用筆簡單勾勒出海藻的形狀和一些魚的輪廓,買一些魚類的貼紙,等他把父母所要求的位置都貼滿了,就是真正去水族館看鯊魚的時候了!
都是一些簡單的游戲,但這的確能使孩子雀躍,他們會把游戲當作一件大事去認真地完成。得來不易的東西會令人珍惜,對于孩子和成人都是一樣的。其實,閱讀孩子的心靈并不困難,只要家長平時多花些時間和心思,就一定能建立起開心、健康的親子關系。
二、表現寬容的態度
1、多鼓勵:幫助孩子改正缺點的時候,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指出他的問題。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點點的進步,都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父母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會讓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2、不要比:不要拿他與同齡的孩子相比,重要的是他現在的行動。對于偶爾的退步你也不要表現出失望,要相信孩子可以戰勝自己的壞毛病。
3、不抱怨:當孩子有了壞習慣,即使是“屢教屢犯”,大人也不要抱有成見,感到孩子不可教化。因為這種態度會傷害孩子的動機,這就不僅不利于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和成長。
4、不施壓:不要在心理上給孩子壓力。雖然孩子看起來天真可愛,但他和我們大人一樣能感覺到環境或別人給他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壓力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行為并改正,所以要盡量為孩子減輕心理負擔。
結語: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長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員的配合,同時家長也不妨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發現自己正是孩子的“壞榜樣”,那就需要你和孩子一起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