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杠杆什么软件好用-a股今日消息-【东方资本】,金太阳证券账户查询,股票配资哪儿好,我想炒股 去哪开户

    
1 2 3 4 5

區域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策略的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
    區域活動不僅是幼兒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且有利于幼兒注意的集中、記憶的保持,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也有利于幼兒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這樣能更好的按照自己興趣、能力來進行活動能使幼兒體驗成功、愉快的機會,從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幼兒雖然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卻不可能自然而然的進行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根據他們現有的水平因材施教,在區域活動中適時的給予孩子適當的啟發、引導、激勵,讓孩子積極主動的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發現、總結,促進幼兒的自主性的發展,積極性的提高。目前在區域活動中由于教師不重視區域活動指導,在指導策略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有些教師在活動中所充當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紀律的維持者、矛盾的調節者”,未能注意觀察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只是教孩子做這個、弄這個,指導隨意性大。
    2、區域活動教師置身參與和孩子們共同活動的少,走走看看巡視的多,不能引發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3、教師的觀察不夠,深入了解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幼兒在想些什么,想干些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經驗和水平,只是看著他們在安靜地擺弄。
    可見,區域活動中教師能否對幼兒進行合理的觀察與指導,是制約幼兒區域活動教育效果的關鍵性因素。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發展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八種智能的可能性,選擇多元智能作為活動區的理論基礎,其優勢在于:
    1、符合以兒童為主體的積極樂觀的兒童觀。
    2、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觀。
    3、符合靈活多樣的評價觀。
   (二)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是由前蘇聯的教育專家維果茨基提出的,他強調教育活動不能只適應發展的現有水平,而應適應“最近發展區”,從而走在發展的前面,最終跨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新的發展水平。區域活動中教師可根據不同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創設富有探究性的環境,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讓幼兒“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從而發揮區域活動的最大教育功效。
   (三)國內相關理論研究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交往能力,針對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讓他們被迫接受你所認為的,那樣幼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下降或者出現厭煩的情緒。我們應該關注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在活動中,教師要給孩子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在自我嘗試、探索和大伙交流、討論中學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對他一生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三、概念的界定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是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使幼兒行高效學習,獲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它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游戲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
    四、研究目標
    1、提供給幼兒更多的自主發展和活動空間,不斷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幼兒的綜合智能、創新意識及個性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幼兒在認知、藝術、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同時幼兒間的個體差異得到緩解,幼兒的智力長項得到肯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增強,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整體素質得到發展。
    3、樹立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有觀察、指導、創設、組織、設計活動的技巧,通過創造——學習——再創造,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良好環境,使教育工作達到最佳效果。
    五、研究內容
   (一)探討區域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記錄方法。 

 
 

(二)運用多種方式,提升活動效果。
    注意運用分離式、插入式、整合式三種方式,加強指導語的藝術性,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活動,不斷提升活動效果。一般來說,小班前期突出直觀性、趣味性,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理解語意的能力差,因以游戲活動為主,運用“插入式”(同一目標分出許多活動穿插進行)的活動為多。要求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語言去啟發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小班后期,中班大班初期,運用“整合式”(各種目標整合在同一活動中)為主,教師就要運用啟發性、建議性的語言來指導引導孩子們,主動的去參與活動。大班后期運用“分離式”為主,教師在拋給孩子的指導語要趨于理性,使幼兒從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三)針對幼兒個性化特征指導的策略。
    首先,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對較特殊的幼兒進行跟蹤指導。對興趣單一的幼兒進行個別交談。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在同一活動區里教師提供的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不但應考慮到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還應考慮區域設置的教育目標,做到材料提供的層層遞進。再次,根據小中大班的年齡特征,適當的安排游戲內容和教學內容。
    六、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溫州市第九幼兒園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共270名幼兒與16名教師。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經驗總結法、文獻資料法、觀察記錄法、個案追蹤法、行動研究法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理論學習——實踐探索——反思提煉的循環研究過程中改進我們的科研實踐和教育實踐。
    七、研究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教師要考慮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有要與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緊密聯系,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
    (二)層次性原則。在同一年齡段的幼兒中,他們發展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既要考慮發展快的幼兒,又要照顧發展慢的幼兒,也要兼顧特殊需要的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三)教育性原則。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蘊涵的其他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獲得成功。
    八、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2006年12月——2007年2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2、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學習。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2007 年 3月——2007年 9 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通過組織進行個案分析以及課題組成員相互研究交流等方式,探討并總結如何在區域活動中正確的觀察指導。
    2、組織課題組相關成員進行區域活動的指導觀摩活動,對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并商討改進方法;探討、總結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域指導方式。
     3、分階段對課題做好課題階段性小結,并不斷修正課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2007年10月——2007年11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分析、整理實施階段的各種研究資料。
    2、撰寫專題論文、研究報告。
    九、研究組織
    負責人:
    執筆人:
    大班課題具體實施者:
    中班課題具體實施者:
    小班課題具體實施者:
    小小班課題具體實施者:
    十、預期成果形式
    1、研究報告和論文。
    2、交流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十一、主要參考文獻
    1、 何敏 李季湄譯 《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學習活動》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王成全譯 《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1
    3、霍力巖 《素質教育與活動區教學》 學前教育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