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杠杆什么软件好用-a股今日消息-【东方资本】,金太阳证券账户查询,股票配资哪儿好,我想炒股 去哪开户

    
1 2 3 4 5

個別化教育初探


 

個別化教育并非單純是個別教育,相對于模式化,統一化,課堂式的集體教育而言,它是教師根據每個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尋找最近發展區,創造條件使幼兒獲得主動發展的教育。個別化區角就是為適應不同發展速度和認知特點的幼兒根據興趣、需要和能力讓每個不同水平的幼兒都獲得發展的場所。通過多層次的活動內容及材料讓孩子通過主動練習、操作、鞏固已有知識,使自己在原有經驗基礎上獲取新的知識經驗,滿足興趣、好奇心,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發展。

那么根據我們的摸索,初步體會到了個別化區角的作用:


可以讓不同發展速度和認知風格的幼兒根據興趣、需要和能力來參與活動和探索學習,這是集體教學無法做到的。
更能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實施個別化教育,進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最佳場所。
幼兒在活動區中的活動情況是教師更真實、更直接地觀察、了解幼兒,尋找最近發展區的依據。
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學習,是孩子自我發展的地方,因而對他們的個性展示和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

有了這個作用作為我們開設個別化區角的準則,那么我們在創設個別化區角時要充分考慮利用小班化教育的優勢,合理安排各區域,或增添或更改區域格局,兼顧主題和自然生成合理安排區角內容。

(一)合理安置各個區域

  活動區一般由益智區、美工區、計算區、語言區、建構區、表演區、科學區、生活區及音樂區等組成,在進行區域設置時首先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幼兒活動的需要來進行,不必每個區的種類都一定要配齊,而是應根據本班工作的實際來安置。雖然小班化教育使幼兒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但仍須注意:


各個區域可以小家具分隔開,但要便于幼兒的自由選擇和教師觀察。
操作性、合作性強的熱鬧區域和安靜的區域要分隔開,減少互相干擾。
材料的擺放要便于幼兒選擇和拿取。
區域的劃分要注意幼兒的身心發展,如:閱讀區要安排在光線明亮處,益智區可安排在安靜區域以減少注意力分散,美工區的安排要近水池便于清洗等。

(二)合理選擇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保證之一,也是活動區活動得以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小班化教育使幼兒有了更多的活動時間和機會,也可使教師更細心地觀察和指導,在內容選擇時要注意:


安排的內容要豐富有趣,有吸引力。如美工區的玩色,由印花布,變色的水,吹畫,調色師等許多活動內容組成,豐富有趣的活動會使幼兒流連忘返。
內容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既可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又能激發幼兒繼續活動的興趣。
選擇生活中的知識內容,注意多元文化的吸引。如:認識蔬菜,可在活動區中分菜,撿菜,還可進行簡單的蔬菜拼盤、造型。可讓幼兒認識鄰國的國旗,準備些介紹世界名勝,著名風光的圖片等。
選擇內容要注意幼兒的年齡差異和個體差異,使孩子想玩,會玩。例如:小班幼兒的娃娃家,生活區中有舀米、喂飯;運動區中有送貨等帶有表演或角色性質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在自我表現和發展的同時滿足他們的認知需要。中班可選些鍛煉技能(剪、貼、捏)、探索知識、培養智力(想象力,創造力,表達力等)的內容。大班應選擇難度略高的或較精致的技能鍛煉內容,并注意選擇培養幼兒意志力,注意力,獨立性,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內容。
(三)注重活動材料的投放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兒童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但是我們在區角材料的投放上還存在不少問題,比較常見的問題例如:區角材料更換的時間不合理,有的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豐富,針對性不夠,投放的材料缺乏系統性、層次性和遞進性;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變化的少,教師動手動腦的多,幼兒動手動腦的少,相對忽視活動區的教育功能。

為了更好的使個別化教育落在實處,我們充分挖掘身邊資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大膽嘗試,探討在材料投放上注意些什么、以怎樣的方式投放等,引導幼兒盡情地進行主題活動外的更深的探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了嘗試,使得活動材料的投放利于實施個別化教育:

  首先,投放材料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興趣參與活動,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基礎。例如,讓小班孩子學習扣撳鈕,單用衣服練習顯得太枯燥了,老師想出了做毛毛蟲的方法,讓孩子一節一節地扣撳鈕,孩子在這些憨態可愛的毛毛蟲誘惑下很高興地練習起來了,沒多久,人人都會扣撳鈕了。有些材料除了老師來準備以外,也可以讓幼兒共同參與。讓幼兒的作品為范例,可以增強孩子的自豪感,并在活動中互相競爭提高能力,手工區剪下的花邊等,老師收集起來既可作為下次活動的材料,表演區各種手剪紙偶頭飾都是孩子自己創作的作品,調動了每個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然后,投放材料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就是說投放材料既要考慮本班整體水平和當前主題,又要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準備相應的活動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適合的、感興趣的活動材料。我們仔細觀察幼兒的學習、探索情況,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有什么困難,把握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特點和個性差異。看活動環境是否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材料的投入是否適宜不同水平的幼兒,學具的數量是否充足等。在觀察過程中,我們注意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不指責、不輕易批評孩子。并且注重提供的材料隨幼兒的興趣變化而不斷調整,能滿足幼兒當前活動的需要。如圍繞“彈性”的主題,在區域中增添海綿、小皮球、拉力器、氣球等,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彈性,對彈性形成初步認識。在提供材料時,注意讓材料能激發所有兒童各種智力,同時也考慮到幼兒在同一種智能發展上的差異。

  另外,投放材料要注意層次性和遞近性。層次性體現在某階段的幼兒達到這一階段的發展水平,遞近性則體現在不斷地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例如:同樣是一個班的孩子玩拼板游戲,我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投放材料是區別對待的,在小班時投放簡單的4—6塊拼圖板,升到中班后同樣是拼圖板,但投放復雜的12—24塊拼板,且邊緣接縫也較難;到了大班,拼板不但數量多且有方向順序要求和難度加大了,這就是有層次性的材料。再以同一區域的幼兒剪紙為例,幼兒是由剪不光滑→能沿線剪→能折剪、剪厚紙→會鏤空剪發展的,我們提供了隨意剪、剪直線、折剪、鏤空剪這些材料,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去選擇活動材料,在不斷地成功后向高層次發展。

其次,投放材料要力求多樣化。這主要是指完成目標的形式要多樣,材料的功能要多樣,材料的品種要多樣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同時還應根據活動區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我們所分解的不同的材料層次,投放不同材料,切實促進幼兒的發展。例如我們在美工區投放了紙盒、紙杯、紙繩、紙盤、彩色紙、瓶蓋、毛線、石子、小棍、果殼、彩泥等,并擺放一些具有藝術色彩的作品,讓幼兒在這個環境氣氛中引發藝術靈感,使幼兒在制作、繪畫、捏泥的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也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各個活動區投放不同的材料,更加激起了幼兒游戲的興趣,他們在游戲情景中操作,在合作中學習、探索,在玩中成長。

教師是活動環境創設的總設計師,并在活動中擔當多種角色。她是活動材料的準備者,活動的參與者,活動過程中的觀察者,部分活動中的指導者,活動結果的評價者和鼓勵者。因此,教師還要做到:教師在指導時留有余地,不直接把答案告訴幼兒,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學習,給幼兒自主發展的空間,因為對幼兒來講活動過程更為重要。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蘊藏在每個幼兒身上的潛能,創設適宜其潛能發展的區域環境,使其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區域活動的設置只有小班化的獨特性及其興趣、需要,才能幫助幼兒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

上海浦東新區三林鎮中心幼兒園  顧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