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杠杆什么软件好用-a股今日消息-【东方资本】,金太阳证券账户查询,股票配资哪儿好,我想炒股 去哪开户

    
1 2 3 4 5

暑期家長托兒新舊招數

 

暑期家長托兒新舊招數

今天開始,廣州市的初中、小學生和幼兒園生將進入暑假。暑假到了,孩子沒有地方托管,家長很頭痛。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如何安全地度暑假?早在5月就已有媽媽在論壇上發帖求助。

   幼兒園今起放假,爹和娘愁孩子擱哪兒?

    馬上放暑假了,孩子大班畢業了,幼兒園不能留園,家里沒有人看著,本想去東湖棋院讓她學圍棋和游泳,但棋院只開到8月中旬就結束了。問了周圍公辦的學校都不留,民辦的幼兒園也不收外面的孩子,那些早教機構良莠也不齊,也不知道怎么去分辨。

    有很多媽媽有自己的新方法:社區內鄰里間輪流幫助照看孩子、讓孩子到街道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玩,既安全又不會讓孩子太孤獨,是讓不少家長安心的新選擇。可另一方面,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往往面臨社工人手不足問題。

    自力更生陪仔型:無奈暑假長年假短

    每年年初,市民黃女士所在的單位都會讓職工填寫年度休假安排。黃女士和部門里的其他媽媽們都會在七八月的休假表上搶先“占個坑”,全為了在暑假期間能夠休上假陪陪孩子。黃女士說,“可惜我的年假太少了,一共才10天。只能掰開用,暑假休5天,寒假休5天,其余時間只能讓孩子在家自己玩了。”

    還有單位管理相對寬松的家長,這兩個月上班時會多了個“小尾巴”——讓自己的孩子跟著一起上班。“但實際上孩子在,還是挺影響自己和同事工作的。”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胡先生試帶孩子回單位后決定給女兒另尋暑假的去處。

    爺爺奶奶幫忙:小飛人年年返鄉

    相反,每年暑假,家住廣州越秀區黃花崗的何女士和小學男生AA都很篤定,絲毫不糾結——“例牌”是買張機票,AA就可回到江蘇爺爺奶奶家,等秋季開學再回廣州。在AA的抽屜里,安安靜靜地躺著超過10個“無人陪伴兒童”的紙袋子,這也是他最珍惜的成長記憶。

   “不會厭煩呀,這是一年一度的向往呢!”AA說。他描述自己在家鄉的暑假也是豐富多彩的:城里叔叔家住一陣、鄉下老房住一陣,周末大人帶著去看長江、游蘇杭,平時也可以與堂妹的朋友玩,“比在廣州看電視打游戲好”。

    AA媽媽何女士笑著說,兒子當然喜歡回鄉過暑假,自從三四歲由大人親自送回江蘇“試水”后,5歲開始當“小候鳥”,能在父母的視線之外,與同齡人一起瘋玩;對于愛吃的AA來說,爺爺奶奶親手炮制的家鄉紅燒肉、大肉排、大雞腿、蟹黃湯包,哪一樣都是“致命誘惑”。

   “幾乎每一個暑假,AA都是胖了七八斤回穗”,何女士坦言,爺爺奶奶對AA真是寵溺到了極點,結果假期學習基本就全放棄了。更讓何女士傷心的是回穗后,總要與兒子經歷“磨合期”。

    狠心留園型:不求學到嘢只求安全

    “沒有別的辦法,只好‘一留到底’,做個‘狠心’媽媽!”海珠區家長廖女士無奈表示,因為工作忙,只好讓4歲的兒子暑期留園。和她相同選擇的家長不在少數。“這已經是涵涵第三年暑假留園了”,家住廣州是天河區華景新城的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年涵涵所在的幼兒園,起碼有超過1/3的孩子選擇留園。

    陳女士兩年前第一次將孩子留園,還特意去看過具體情況,“其實還不錯”,孩子少了,幼兒園是以混合編班的形式集中起來,保證每個班都有一位老師、一名保育員,只是教學活動少了,大多數時候是讓孩子們在課室里畫畫唱歌。

    陳女士和其他家長一樣,也擔心過留園會不會讓孩子一年到頭無假放,后來發現一直有同齡人相伴,孩子相當開心適應。家長們直言,“留園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所以不求學到嘢,但求孩子安全開心”。

   托管班:一天五六十元不便宜

    年紀稍大的孩子,更多是上一些有托管性質的興趣班。“早已經給她報了N多班了!”番禺區星河灣小區居民王女士的女兒以往暑假都在幼兒園留園,今年迎來小學后第一個暑期,然而暑假頭一個月已經被游泳班、圍棋班、乒乓球班以及“一對一”家教輔導塞得滿滿當當了。王女士說,少年宮接送麻煩、難報上名,所以自己只是在小區里的輔導中心給孩子報了班,“這樣子家長有多些做自己事情的時間,對孩子來說也是種約束,假期不要太散漫了。不過話說回來,孩子會被‘套’得很緊,可能過得就和平時上課差不多了。”記者了解到,帶有托管性質的暑期興趣班,一般收費都在五六十元/天,假如讓孩子以這種方式過暑假,很可能要花費千把兩千元。

    教育部門也會在暑期舉辦的一些夏令營、成長營、修學游等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因為價格合理、質量和孩子的安全都較有保障,名額往往十分“搶手”。

    互助:鄰里幫忙輪流看小孩

    一名家住海珠區龍鳳街道的媽媽發帖訴苦:如果孩子暑假給老人看,只能成天看電視、玩游戲,少年宮的書法班只是每周一節課,上到8月初就停了,游泳也只能是每天傍晚才能去,“還剩一個月的時間沒著落”。一名同是住在龍鳳街道的媽媽“ynem”表示,自己的孩子將升二年級,準備自己在家陪孩子過暑假。她提議,如果有需要的話自己也可以幫忙帶孩子到附近上游泳班,讓兩個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在各種“解決方案”都有各自不便時,一些小區內的家長開始聯合起來鄰里互助,在假期里輪流看管孩子。家住白云區云景花園的黃女士,有一個正讀小學的女兒。小區里有一個女兒的同班同學,媽媽在醫院工作常要三班倒,爸爸是個繁忙的生意人,經常無暇照顧孩子。黃女士就向對方家長提議,沒空在家時讓孩子到自己家里來,對方家長在時也會讓女兒過去。“這種方法既幫了他們也幫了我自己。因為可以讓兩個孩子在一起玩。大人相對輕松些。”

    家庭服務中心:僅部分托管職能

    根據相關要求,今年下半年廣州每條街道都要建設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可以承擔一部分托管孩子的職能。讓孩子不出社區,得到專職人員的免費托管服務,并且得到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機會,這被不少專家、家長認為是解決假期孩子去處的好方法。

    現任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工曹小姐告訴記者,中心內配備了桌游、書刊、電腦等免費提供給青少年使用,并且規定電腦只能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每天使用半小時,孩子到了中心要簽到、離開中心要簽退,保障安全。

   “但是我們不敢叫‘托管’,我們擔心一叫這個名字,街道里的孩子都涌過來了。”曹小姐坦言,原因還是在于社工人手不足,“一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少的對應幾個社區,多的十幾個,一般配備18個社工,但每個人負責不同領域,如長者、殘疾人、外來工等等。負責青少年的可能只有兩至三人,人手緊缺的只有一兩人。因此沒有辦法做成全日制的托管。”曹小姐表示。

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